TAG标签

投稿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主页 > 杂文 > 时事评论 >

毒胶囊带给我们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5-25 16:17 | 作者:美文在线 | 来源:未知 | 浏览: 次|类别:时事评论

  近日出现的“毒胶囊”事件曝光后,涉嫌的多家药企中,要么为自己申辩,要么不发表言论。竟然无一家公开道歉,引来了消费者对药企的不满。先是修正药业官网被黑,之后昨日青海格拉丹东药业有限公司和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官方网站也相继被黑。黑客纷纷在上面留下“我的烂鞋子被你们拿去做胶囊了?”、“要做良心药啊!”等语句表示愤怒。     如果黑客的声音可以杀死人,相信可以把这些无良制造商杀死一千遍,因为黑客的声音代表了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愤怒心理!而此一刻,除了表示愤怒的文字表露,似乎已经找不出更好的方式来对这些丧失了道德良知的企业做更好的谴责。一直以来,口水是做好普通群体对特权阶层最好的武器,虽然这种武器本身没有丝毫的杀伤力,但在不能决定这些无良制造者命运的时候,用泄愤的方式表达内心的不满应该来说还是可以拥有。
  也许我们是一个理智的民族,所谓的激愤只是一部分人的表现,这部分人当然集中在没有表决权的基础之上,没有一个平台可以让他们的意见参与那些非法与非良事件中见仁见智,而那些真正的权利掌控者,他们总是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危害那些被食品或药品所侵害普通阶层的既得利益者。造成这样的结果就是,在法律成为普通个体头上的紧箍咒而非特权阶层的有效律法时,这种危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事件永不会停止。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怪象,在这些无良制造商为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而采用含铬金属含量严重超标的毒胶囊事件曝光之后,他们依然可以表示出淡定、表示出胜利者的笑意,就那一群鸟人,任由他们兴风作浪也不能伤及分毫的观念蒂固在其中。他们的对与不对都可以兼容这个社会,他们的毒与不毒都可以横行于这个时代,普通群体不是决定他们企业与法人命运的决策人,因而只要掌控事态发展的主要决策者声明他们药品毒与不毒、是安全还是危害就足够。那么普通群体的愤怒声音也不过历史台上所表演的独脚舞。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发全事故的警示年年有,但安全造成的生命消亡事件年年再发生,让人一见就是制度与实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纵然真的事态发生巨变,引发公共舆论者的关注,那又能如何。这只不过是舆论风暴的一阵旋风,只待风平浪静时依然是他们的天地。即使被罚款、即使被吊销营业执照,这也只能说是一种应付媒体与舆论的形式,风平浪静后依然可以改头换面大展鸿图。于是在质疑中学会沉默,在责问中学会回避,都成了安全事故的分水岭。只要置媒体与舆论无视,保持着沉默是金的风格,热度一过即可全身而出。
  无良之企如此淡定的心态,当然可以理解到他们的用心,所谓是避其锋锐脱于困,那么涉事的九家企业淡定的心态就足以说明这一情况。有人曾经说过,如果毒胶囊事件发生在日本,早有主要制造商为此谢罪事自杀;如果此事发生在韩国,他们将永远退出这个市场;如果这个事件发生在朝鲜,他们将会一辈子在煤矿中渡过;假如这个事件发生在欧美,面临的不仅是巨额赔偿,并将面临刑事起诉;假如说发生在任何一个民主国家,主管药业部门的直接领导将辞职;然而幸运的在于,这个事件发生在了我们中国,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面对毒胶囊事件淡定处之,可以面对媒体谈笑风生,可以不把它当成一件事情来看。
  面对这样的调侃之语,总有一种悲凉从中而来,毒胶囊事件还真的这么顺利地发生在了我们这个国家,而涉事的企业在事件被曝光之后,不是恳请民众的原谅而是淡定从容地面对媒体解释。于是我们不得不佩服写下这段话的人,他有先见之明,在许许多的食品药品以及其它安全事件之中,涉事者都是临危不乱、法律未能更好地体现出罪与罚的性质。那么,在这灰色幽默之下,我们祈求的安全从何而谈?那么我们期盼一个流着道德血液的企业又从何而谈?在事故被淡化,在法律被人情所左右之下,我们想要得到的安全是遥不可及的!那么,也可以理解涉事企业在事件曝光之后的淡定心态,大众的声音和愤怒他们从来不会正视,才有拒绝道歉的一幕!没有了罪与罚,也就没有了生命安全可言。
  难道面对自己的错误,只有掩饰才能安心吗?为何承认一个错误却如此的难!
  • 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