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投稿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主页 > 杂文 > 时事评论 >

重祭不如重孝

发布时间:2020-05-25 15:26 | 作者:美文在线 | 来源:未知 | 浏览: 次|类别:时事评论

  听朋友说,前天,他们湾里一小伙子回家祭祖,用三辆专车装运祭品:一辆车装运纸花,一辆车装运冥币纸钱,一辆车装运烟花爆竹。对于这个小伙子的举动,人们议论纷纷,看法不一,有的说好,有的说歹。
  清明祭祖,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习俗。清明期间,作为后生晚辈,通过一定的方式,祭奠一下已故的先人,表达一番对已故亲人的感恩和怀念,是完全有必要的。但祭祀毕竟是一种心意和心情表达,只要心意是诚的,心情是庄重的,插多少纸花,烧多少冥币纸钱,燃放多少烟花爆竹都不重要。
  笔者以为,重祭不如重孝。祭,充其量是一种追补;孝,才是实实在在有意义的付出和表达。如其在父母长辈过世后大肆花钱对其进行祭祀,不如趁父母长辈活着的时候多体贴体贴他们,多尽尽孝心,尽可能地让他们生活得安逸、舒适,尽可能地让父母长辈放心、安心、顺心。真正孝顺的后生晚辈,更注重父母长辈活着的时候对父母的陪伴和照顾,无微不至地照顾父母长辈,生怕“子欲孝而亲不待”。这样的晚辈后生,即使父母长辈百年之后没有大肆花钱进行祭奠,也会被人们传为美谈并效仿。有的人,父母活着的时候不给钱父母用,父母过世了却大操大办,清明祭祀也十分讲究。这种做派,其实不是出于对已故父母的尊重,而是想借大操大办,借讲排场给自己挣足面子而已。这样的人,尽管做得好看,但还是得不到人们的推崇。
  再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祭祀的方式和要求也发生了改变,不再讲究祭祀时在坟前插多少纸花、烧多少冥币纸钱,燃放多少烟花爆竹,反而更加趋向文明健康祭祀。如,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社区公祭、家庭追思会、网络寄哀思等。总之,心若在,一切皆宜。
  (作者简介:黄东升,男,1963年9月25日出生,大冶还地桥人,现居黄石,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心学校辅导员、中学校长、片区党支部书记,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杂文学会会员、黄石市散文学会会员、大冶市作协会员。198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报告文学、教育教学论文、时事评论600余篇首)
  • 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