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投稿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主页 > 散文 > 名家散文 >

  • 2020-07-16 17:22:20更衣记——张爱玲散文

    如果当初世代相传的衣服没有大批卖给收旧货的,一年一度六月里晒衣裳,该是一件辉煌热闹的事罢。你在竹竿与竹竿之间走过,两边拦着续罗绸缎的墙那是埋在地底下的古代富室里发掘出来的甭道。你把... [阅读全文]

  • 2020-07-16 17:21:08洋人看京戏及其他——张爱玲散文

    用洋人看京戏的眼光来看看中国的一切,也不失为一桩有意昧的事。头上搭了竹竿,晾着小孩的开档裤;柜台上的玻璃缸中盛着参须露酒;这一家的扩音机里唱着梅兰芳;那一家的天线电里卖着癞疥疮药;... [阅读全文]

  • 2020-07-16 17:20:04到底是上海人——张爱玲散文

    一年前回上海来,对于久违了的上海人的第一个印象是白与胖。在香港,广东人十有八九是黝黑瘦小的,印度人还要黑,马来人还要瘦。看惯了他们,上海人显得个个肥白如瓠,像代乳粉的广告。 第二个... [阅读全文]

  • 2020-07-16 17:18:45天才梦——张爱玲散文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世人原谅瓦格涅①的... [阅读全文]

  • 2020-07-16 17:14:33必也正名乎——张爱玲散文

    我自己有一个恶俗不堪的名字,明知其俗而不打算换一个,可是我对于人名实在是非常感到兴趣的。 为人取名字是一种轻便的,小规模的创造。旧时代的祖父,冬天两脚搁在脚炉上,吸着水烟,为新添的... [阅读全文]

  • 2020-07-16 17:13:23道路以目——张爱玲散文

    有个外国姑娘,到中国来了两年,故宫、长城、东方蒙特卡罗、东方威尼斯,都没瞻仰过,对于中国新文艺新电影似乎也缺乏兴趣,然而她特别赏识中国小孩,说:真美呀,尤其是在冬天,棉袄、棉裤、棉... [阅读全文]

  • 2020-07-16 17:08:03夜营的喇叭——张爱玲散文

    晚上十点钟,我在灯下看书,离家不远的军营里的喇叭吹起了熟悉的调子。几个简单的音阶,缓缓的上去又下来,在这鼎沸的大城市里难得有这样的简单的心。 我说:又吹喇叭了。姑姑可听见?我姑始说... [阅读全文]

  • 2020-07-16 17:06:29公寓生活记趣——张爱玲散文

    读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两句词,公寓房子上层的居民多半要感到毛骨惊然。屋子越高越冷。 自从煤贵了之后,热水汀早成了纯粹的装饰品。构成浴室的图案美,热水龙头上的H字... [阅读全文]

  • 2020-07-16 17:05:17论写作——张爱玲散文

    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先生向我们说:做文章,开头一定要好,起头起得好,方才能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结尾一定也要好,收得好,方才有回昧。我们大家点头领会。她继续说道:中间一定也要好还未说出... [阅读全文]

  • 2020-07-16 17:04:05借银灯——张爱玲散文

    有一出绍兴戏名叫《借银灯》。因为听不懂唱词,内容我始终没弄清楚,可是我酷爱这风韵天然的题目,这里就擅自引用了一下。《借银灯》,无非是借了水银灯来照一照我们四周的风俗人情罢了。水银灯... [阅读全文]

栏目分类